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法治进校园 平安护成长
发表时间:2025-11-06 18:27:08
新闻来源:化德公安
责任编辑:李海涛

近日,化德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带着一堂堂精心准备的法治课,深入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开展为期一周的“法治进校园”专题宣讲活动,通过分层授课、精准施教,为7所学校的师生送上“法治安全大礼包”。以法治之光,照亮青春成长之路,共同守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宁。

小学:趣味宣讲,筑牢安全“启蒙线”

民警化身“校园安全导师”,通过趣味化形式开展安全课堂,聚焦“防拐骗、防磕碰、守交通”核心内容。在防拐骗教学中,以“情景小剧场”还原“陌生人问路借物”场景,引导学生掌握“坚决说不、立即远离、报告师长”应对技巧;针对防磕碰,用动画短片拆解“上下楼梯、课间活动”等场景的安全隐患;在交通安全环节,组织“小交警指挥”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熟悉交通手势与规则。

初中:案例解析,划清行为“警戒线”

针对初中生易出现的行为误区,民警聚焦“校园欺凌、网络暴力、骑行安全”,结合本地真实案例,用“事件还原+法律解读”的方式,明确“哪些事绝对不能做”。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学生分辨“玩笑与欺凌的区别”“网络发言的法律后果”,并现场教授“遭遇欺凌如何正确求助”,强化学生规则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高中:深度普法,守护成长“关键期”

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核心内容,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四个维度展开解读。结合未成年人成长特点,民警用真实案例拆解法律条文:从“校园内遇到陌生人搭讪该如何应对”到“网络聊天时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从“遭受同学排挤是否属于侵权”到 “遇到不法侵害如何求助”,一个个贴近校园生活的场景分析,让原本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她特别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不仅是“保护法”,更是“行为指南”,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也划定了行为的“红线”,任何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此次宣讲活动紧扣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实现“一课一重点、段段有侧重”,有效提升了学生法治素养与安全防范能力,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校园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