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人大+政协+检察”协同发力 共赴民生之约
发表时间:2025-09-22 18:13:35
新闻来源:集宁区检察院
责任编辑:李海涛

今年3月,为更好地探索人大+检察、政协+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模式,集宁区人民检察院与区人大、区政协会签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自机制建立以来,收到代表委员建议16件,转化成案件办理13件,在现制现售饮用水、“小饭桌”食品安全、妇女权益保护、电梯安全等方面办理了一批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民生案件。

人大+政协+检察协作,聚焦饮水安全护民益。根据政协委员提供的某小区现制现售饮水机存在没有更换滤芯记录、卫生清理不合格、公示信息不全等威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线索,集宁区检察院对辖区40多个小区的现制现售饮水机卫生情况进行摸排调查,发现普遍存在上述问题。为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听证员进行公开听证,经过详细研判讨论后制发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进一步推动辖区现制现售饮用水规范管理。目前,辖区内450台饮水机已张贴公示信息二维码,居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水质检测情况、滤芯更换时间、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关键信息,且可以在小程序反馈问题,监督企业及时整改,有效解决了传统公示方式信息更新不及时、纸质材料易破损等问题,实现“一码公示”“码上监督”工作全覆盖,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二次供水存在水箱未定期开展清洗、消毒及水质检测,运行维护不规范,供水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影响饮水安全,建议及时整改。根据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集宁区检察院集中开展了二次供水安全专项监督活动,对辖区31个小区进行了随机走访调查,拍摄和收集整理照片62张,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资料文件10份,针对发现的问题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同时深入调研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向区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报送,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

人大+政协+检察协作,共筑“一老一小”食品安全贴民心。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部署要求,结合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养老机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管理的建议,集宁区检察院实地查看辖区7家养老机构、8家社区食堂和10家“小饭桌”的食品安全情况,从食品采购渠道是否正规、索证索票是否齐全、食品储存是否规范、加工制作过程是否符合卫生标准、从业人员健康证是否在有效期内以及食品留样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地“体检”。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向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同时联合多部门召开座谈会,推动形成“检察监督+行政监管”的立体治理模式,用法治力量为“一老一小”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让每一份餐食都承载着满满的关爱与责任。

人大+政协+检察协作,共护生态环境解民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在周边村庄,影响村庄环境卫生及村民健康,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规范垃圾倾倒的意见,集宁区检察院立足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职能,深入推进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以非法倾倒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危险废物等为重点,聚焦城乡结合、林地草地、行政交界等区域,通过无人机、实地踏查等方式发现在林地、草地等区域非法倾倒固体废物的问题,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5份,截止目前已督促清运固体废物约290吨。行政机关整改完毕后,集宁区检察院邀请提出该建议的人大代表开展“回头看”,原本大量堆放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已全部清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显著。

集宁区检察院将与人大、政协持续深化协作,通过完善线索移送、联合督办等机制,聚焦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民生领域,以办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为抓手,推动监督从“个案支持”迈向“系统协同”,形成公益保护合力,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