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商都为目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
县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显实效
商都县综治中心于2024年12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综治中心主任由县委政法委书记担任,公安、检察、法院、司法、信访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副主任。按照“调解优先、就地解决”和“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工作思路,设置“一厅三区八调解室”。统筹优化矛盾纠纷调解资源,组织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行政、信访、人社、住建、民政、自然资源、卫健等10个部门,选派22人常驻联动办公,协调农牧、退役军人事务、教育、交通等4个部门派员约驻。
中心对10种渠道反映的矛盾纠纷统一登记受理,精准分析研判,依法分流转办,能现场办理的即接即办,签订调解协议或进行司法确认;对一时难以解决的分流至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并进行跟办督办;对拒绝调解或规定时间内调解不成功的,依法导入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诉讼等渠道依法办理。运行以来,共登记受理矛盾纠纷137件,即接即办88件,流转部门、交办乡镇限期办理39件,依法导入信访程序办理10件,截至目前,已办结124件。
乡镇级综治中心建设进展迅速
乡镇综治中心立足矛盾纠纷化解“主阵地”功能定位,乡镇综治中心由乡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担任主任,由社会治理办主任、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基层政法单位负责人和分管信访工作的领导担任副主任,成员由社会治理办综治维稳岗和网格管理岗工作人员、信访工作人员、政法单位干警组成,社会治理办综治维稳岗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全县因地制宜推进阵地建设,10个乡镇建成独立综治中心,其中8个乡镇依托司法所整合资源,统筹“四所一庭”力量,形成矛盾纠纷联动处置机制。
乡镇综治中心依托“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机制,划分868个综合网格,配备1050名网格员,实现社会治理“一网兜底”。
村级综治室切实将矛盾吸附在当地
村级综治室突出基层服务治理平台功能,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规范做实“党支部(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单元长)”基层微治理,有效探索网格党小组建立和联户长选用机制。整合网格员、联户长(单元长)、治安积极分子等基层力量,进一步发挥群防群治作用,扎实开展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做好基础信息采集上报,及时分流、指派、处置、上报各类案事件。抓好矛盾纠纷、治安隐患前端排查化解和治安联防工作,落实实有人口和重点人群管理服务措施,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等工作。目前,将十八顷镇大洼村和东营村为示范点,逐步启动各级政法单位所包联村先行先试,然后在全县推广。
据悉,商都县通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及时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今年第一季度,全县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矛盾纠纷化解率由去年92.1%提高到97.7%,切实做到了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