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铁贯通融入“首都1.5小时生活圈”,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适时推出“乌兰察布之夜”等大型娱乐活动,迅速成为京津冀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自今年6月“乌兰察布之夜”开办以来,面对游客数量的大幅增长,察右前旗公安局创新构建旅游警务机制,以科技赋能、精准防控与暖心服务,全力守护游客安全,让平安成为草原亮丽的夜景。
在流光溢彩的街巷,巡逻警力与智能设备共同编织起一张无形的安全网。“我们整合视频监控、警用无人机和5G执法记录仪,构建了全域感知的立体监控体系。”在察右前旗公安局指挥大厅,副旗长、公安局局长梁翼指着实时显示景区人流状态的大屏介绍。系统一旦预警人员密集风险点,附近警力可快速联动处置,实现从被动守护到主动护航的转变。
游客王女士感叹:“我刚发现手机遗失,民警20分钟内帮我找回,效率太高了。”察右前旗公安局每日按景区人流量科学调配警力,组织特巡警动态巡控,在重要时段、核心点位做到时时有人管、有人看,让安全感触手可及。
8月19日,华灯初上,执勤民警已到景区夜巡。“假期游客数量激增,求助类警情增多,我们必须前移到人流聚集区。”执勤民警宋建刚告诉记者。
察右前旗公安推行月光警务,紧盯治安复杂区域强化巡防,同时联合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对餐饮、民宿、游乐设施开展高频次安全检查。
“老哥,注意食品卫生和消防器材有效期。”民警的叮嘱融入夜市喧闹。
察右前旗公安局聚焦游客消食住行安全,严打涉旅违法犯罪,现场督促整改安全隐患。交管部门创新“一景区一方案”及“微循环+大循环”疏导机制,增设引导标识与临时车位。
近日,游客李先生因路况不熟驾车逆行,交警耐心教育后放行。李先生说:“察右前旗交警有人情味,心里暖暖的。”交管大队大队长王晓波说:“对于自驾过程中违法的游客,我们主要是采取教育与处罚结合,对轻微违法以提醒为主。”
“手机里资料太重要了,感谢你们帮我找回手机。”8月16日,游客吴女士向执勤民警道谢。在“乌兰察布之夜”举办期间,丢东西、走散等求助类警情高频发生。察右前旗公安局将热门景点划分为警格与景格,按“1+2+N”标准配置老中青警力,在警务室备足防暑、救援物资,提供咨询、寻物、救助等“零距离”服务。
“我们要让游客感受到草原城市的温度。”旗公安局政委武雪飞说。今年以来,察右前旗公安机关受理游客求助超300次,找回走散人员23名。
进入旅游高峰期以来,民警在巡逻中化身普法宣传员,提醒游客看管好财物,并通过反诈互动游戏、案例讲解提升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大型活动安保中,察右前旗公安局将安全宣传嵌入体验,让游客成为安全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