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镇市公安局红砂坝派出所地处偏远山区,辖区面积370余平方公里。近年来,该所紧扣“派出所主防”主责主业,坚决转变警务理念,推动工作重心从“被动处警”向“主动防控”深度转型。红砂坝派出所坚持阵地前移、警民联动、由点及面,将预防做在打击前、打击做在升级前,不断提升预警前瞻性、打击主动性、共治有效性,努力实现“解民忧、守民心”与“保民安、惠民生”的有机统一,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沃土扎根结果,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主动服务:将温暖送到群众心里
“派出所主防”,基础在于密切联系群众、感知社情民意。红砂坝派出所民辅警深知,只有“忙在辖区、巡在路上”,才能真正做到“服务不缺位”。“警察同志,我家的马走丢了,可急死我了!你们能帮我找找吗?”2025年五一假期,一个焦急的电话打到红砂坝派出所。来电者是邻旗居民,其饲养的马匹走失,疑似跑入红砂坝辖区。值班民警立即行动,一边安抚失主情绪,一边迅速赶赴现场周边区域仔细勘察。民辅警驾车陪同失主辗转寻找200余公里,历时三个多小时,最终成功找回马匹。看着失而复得的马,失主紧紧握住民警的手,声音哽咽:“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马要是找不回来,我们家损失就大了,你们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这仅是派出所日常主动服务的一个缩影。通过常态化走访、前置式服务,努力让警务工作更有温度,成为群众信赖的“自家人”。主动防控:让风险隐患无处遁形
“派出所主防”,核心在于精准识别风险、前置化解隐患。红砂坝派出所牢固树立“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将安全防控的触角延伸至最前沿。巡防管控是基础。红砂坝派出所坚持“日查+夜巡”模式,组织警力常态化开展巡逻,聚焦重点部位、场所,确保“白天见警车、晚上见警灯”,有效挤压违法犯罪空间,辖区发案率显著降低。安全检查是常态。九小场所是安全检查的“主战场”,隐患排查不分节假日,必须日日抓、夜夜查。民警对辖区内治安、消防、生产等隐患进行地毯式、滚动式排查,确保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应急处突显担当。同时派出所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防火、防洪、救援及安全宣传等工作,全方位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素养,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主动治理:构筑多元共治新格局
“派出所主防”,关键在于整合力量资源、深化源头治理。红砂坝派出所积极探索群防群治新路径,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发现矛盾纠纷,同时依靠辖区义警队伍主动发现,这为推动主防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契机,派出所组织镇村干部、义警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围绕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重点人员帮扶等突出问题,开展拉网式摸排,精准掌握社情民意。同时,积极推动“四所一庭”联动,建立“派出所发现-综治中心统筹处置”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近两年来,成功化解沉积纠纷6起,一般性矛盾纠纷90余起,有效防止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在化解矛盾的同时,对违法犯罪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办理行政案件7起、刑事案件2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15名,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以打促防,守护一方安宁。
主动融合:释放警务改革新效能
“派出所主防”,动力在于优化机制模式、提升整体战力。红砂坝派出所作为丰镇市首批“所队合一”试点派出所,积极探索勤务模式改革,有效破解基层警力分散难题。在局党委统一部署下,派出所与交警中队警力深度融合、协同作战。民警协助交警检查车辆、排查交通违法行为;交警协助民警接处警、开展入户走访和安全检查。“所队合一”不仅盘活了现有警力资源,实现了“1+1>2”的效果,更显著提升了民辅警的综合业务素质。这一模式打破了警种壁垒,实现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基层社会治安治理的无缝衔接和全方位管控,是落实“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生动实践。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红砂坝派出所的实践深刻诠释了“派出所主防”的时代内涵。下一步,红砂坝派出所将持续探索、脚踏实地,以保护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遵循,不断夯实工作基础,严格执行各项部署,全心全力履行好“主防”责任,让“平安之花”在红砂坝的土地上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