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右中旗检察院
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校园法治建设,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推进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8月27日,察右中旗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巨宝明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走进察右中旗第一中学,为高一新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主题聚焦于防治校园欺凌。
课堂上,巨宝明检察长摒弃传统的说教模式,采用了幻灯片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创新方式,精选真实校园欺凌案例,以漫画的形式还原常见校园欺凌场景,直观呈现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可能触犯法律进而引发不良后果。同时也为同学们传授了一些实用的应对校园欺凌的技巧和方法,如保持冷静、及时求助、留存证据等。同时,他也鼓励同学们在遇到校园欺凌时,要勇敢的站出来,向老师、家长或检察机关寻求帮助,不要选择沉默。
此次法治进校园活动得到了学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未来,察右中旗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履职,不断创新法治进校园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设更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课,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构建和谐校园、法治社会贡献检察力量。
察右后旗检察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烟草侵害,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护网,8月28日,察右后旗人民检察院联合察右后旗烟草局、察右后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校园周边烟草市场专项检查,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此次行动通过多部门协同合作,强化监管力度,为未成年人筑牢“无烟保护网”,有效遏制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的行为,营造清新健康的校园周边环境。
联合检查中,工作人员对察右后旗一中、察右后旗三中周边100米范围内的便利店、超市等场所进行了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商户是否持有有效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是否在显著位置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标识、是否存在向未成年人销售香烟或电子烟的行为,以及所售烟草制品的进货渠道是否合法等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仔细查看商户的销售记录,并随机询问周边居民和学生,了解是否存在向未成年人售烟的现象。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商户警示标识张贴不明显或缺失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其整改,并要求商户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
工作人员积极向商户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详细讲解向未成年人售烟的危害及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引导商户树立守法经营意识,自觉抵制向未成年人售烟行为。“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作为商户,一定要严格把关,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损害孩子们的健康。”察右后旗检察院晨曦未检团队负责人在检查过程中向商户强调道。商户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深刻认识到了向未成年人售烟的危害性,今后一定会严格遵守规定,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下一步,察右后旗检察院根据与察右后旗烟草局、察右后旗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的“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协作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和“回头看”行动,不断加大对校园周边商铺、网吧等经营场所监管力度,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向未成年人售烟等违法行为。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协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未成年人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未成年人禁烟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子王旗检察院
营业性娱乐场所作为人员流动较大、环境相对复杂的场所,其对未成年人的准入管理,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环境。
有没有未成年人“泡网吧”?有没有酒吧、KTV雇佣未成年人销售酒水或陪酒的情况存在?棋牌室里有没有未成年的身影?
四子王旗检察院、公安局、文旅局的检查人员来到旗各酒吧、KTV、网吧、电竞酒店等营业性娱乐场所,进行了专项联合执法检查行动,用 “检察蓝” 携手多部门力量,共同为未成年人筑起一道坚实的保护墙。
在此次联合执法检查中,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形成强大监管合力。在检查现场,执法人员重点查看了场所入口处、大厅显眼位置是否张贴 “未成年人禁止入内” 标识,标识是否清晰醒目,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同时,执法人员对在场疑似未成年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核查,未发现未成年人进入的情况;查看了酒店登记记录,核实是否存在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的情况;详细了解了各营业性娱乐场所准入管理情况。
检查结束后,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电竞酒店仅入住时需要人证合一,使用房间内电脑上网时无需认证的问题,各单位进行了沟通交流,并发表了意见,四子王旗检察院将推动填补此项漏洞,推动形成未成年人全面保护合力。
通过此次行动,进一步提升了营业性娱乐场所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下一步,四子王旗检察院将继续凝聚各方力量,加大对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监管力度,不定期开展复查和突击检查,持续保持对违规接待未成年人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形成保护合力。
凉城县检察院
8月27日,凉城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县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和旅游局、烟草局以及教育部门,针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排查整治行动。此次行动旨在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重点围绕校园周边商铺的商品质量、经营资质以及文化产品内容等方面展开严格检查。
行动当天,各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校园周边的各类经营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查。检查内容涵盖食品安全、烟草销售、文化产品合规性等多个关键领域,全力守护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在食品安全方面,重点检查超市食品是否存在过期现象。经检查发现,有3家超市存在食品过期问题。执法人员当场责令这3家超市下架所有过期食品,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立案调查,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做出严肃处理。同时,执法人员也对其他超市提出警示,要求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定期自查,确保所售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烟草销售监管也是此次行动的重点之一。执法人员着重检查各商铺是否存在无证售烟情况。经仔细排查,发现有4个地方存在无证售烟行为。针对这一问题,烟草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依法对涉事商家进行了查处,没收其非法售卖的烟草制品,并对商家进行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告知其无证售烟的违法性和危害性。
在文化市场监管方面,执法人员对书店和文具店进行了严格检查,重点查看是否存在销售盗版、涉黄书籍以及涉嫌淫秽诱导文具的情况。在本次检查中,暂未发现此类违规商品。不过,执法人员还是提醒商家要严格把控进货渠道,杜绝销售任何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产品。
此外,联合执法队伍还对网吧、KTV和宾馆等场所进行了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情况。检查中,各场所均能遵守相关规定,未发现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但执法人员依然要求各场所负责人要提高警惕,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禁入制度,一旦发现有未成年人试图进入,要坚决予以劝阻。
此次多部门联合排查行动,充分体现了凉城县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合作,有效打击了校园周边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未来,凉城县检察院将继续联合各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校园周边环境长效监管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检查行动,持续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化德县检察院
为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切实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8月27日新学期开学之际,化德县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走进化德县第一中学,开展“网络安全进校园 青春护航伴成长”专题宣讲活动。
目前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呈现“低龄化、高频化、多元化”趋势,但网络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导致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网络暴力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检察人员聚焦“游戏充值诈骗”“社交平台隐私泄露”“网络暴力应对”等青少年最易接触的场景,量身定制“网络安全法治课”,力求“精准滴灌”。同时结合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及本地真实案件,生动解析三类高发风险:“游戏充值”陷阱:展示“低价代充”诈骗对话截图,还原“先小额返利、后大额骗取”的套路,提醒学生警惕“非官方渠道充值”;“社交隐私”危机:播放一段学生因随意发布定位、晒校园卡照片被不法分子追踪的模拟视频,剖析“一张照片泄露住址”“一句定位暴露行程”的风险;“网络暴力”危害:以某中学生因网络谣言抑郁自残的案例为切入点,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网络保护"专章,强调"按键伤人”同样需承担法律责任。
针对学生现场提出的“收到中奖短信怎么办”“网友威胁要公开隐私怎么处理”“家长偷看聊天记录算违法吗”等问题,检察官结合《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逐一解答,鼓励学生将“不点击陌生链接、不透露个人信息、不传播不实信息”的“三不原则”牢记心间。
此次宣讲打破了法律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从‘被动听法’变为‘主动学法’。下一步,化德县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检校共建”机制,推动网络安全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未成年人构筑“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保护屏障,助力青少年在清朗网络空间中向阳成长。